時間:2014年3月28日 來自:管理員
大者恒大、強者恒強: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自由競爭的必然結果。大屏行業自然也不例外。近年來,國內大屏市場,巨頭企業的實力越來越大,本土企業謀劃上市、海外巨頭加大市場主導力度、平板上游企業赤膊上陣,親自拼殺市場……種種變化,已經讓人們覺得,一個市場向巨頭企業高度集中的大屏行業不再是夢想。
但是,大屏行業也有更多的同仁,看到了不一樣的事情:雖然大屏企業巨頭的數量和體量都在增加,但是,行業內的中小企業的數量不但沒有減少,而且還在增長——這種變化,與市場將高度集中化的預期截然相反。兩相對比,就使得人們對大屏行業究竟要走向怎樣的產業格局的問題,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答案:是巨頭控制下的集中,還是差異化競爭下的分化呢?
大屏行業呈分散狀態的原因
傳統的國內大屏行業是一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格局。企業之間的實力差異的拉開只是近幾年的事情。促進傳統大屏行業市場割裂的力量非常之多。
首先,早期國內大屏行業基本以代理海外產品為主要運作模式。這種市場模式不僅存在于DLP拼接系統、投影邊緣融合、信號處理設備等行業內,同時也存在與平板商用顯示和拼接市場。例如,威創早期是依賴代理三菱產品起家的;德浩長期作為僅有的等離子拼接產品的唯一代理。這樣的市場運營模式,決定了國內市場的主要參與者,無論是工程商、代理商、還是品牌商,接觸到的市場范疇都被“具體的產品”所限制。這種限制,有利于企業在一定業務范疇內的競爭優勢,卻不利于企業無限的實現自身市場規模的增長。
第二,早期國內大屏消費市場也具有割裂的特征。包括區域的地方保護主義、并不規范的工程運作方式、人脈關系在市場營銷戰中的決定性價值、不同行業需求的差異性等等都決定了,大屏行業會按照應用模式、應用行業、地域等自然分割線形成市場壁壘和企業競爭差異。
第三,早期國內大屏行業無論規模還是質量,都不能支持向少數品牌集中的市場競爭格局的形成。這其中包括,整體市場的需求規模有限,而且主要集中在少數高端城市和高端行業的應用之中;參與企業自身實力和規模也有限、不能實現大范圍的跨地區,跨行業的競爭;市場應用標準化程度低下,大型聯網需求有限,對大型規?;瘡S商的需求也有限。
整體上,早期大屏行業在業內實力、產業模式、需求特點、產業環境等諸多方面上,都有支持“割裂性”的市場格局形成的眾多條件。這些行業特點,幾乎也是國內大多數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中必須經歷的特點。但是,這些行業特點不會一直存在:比如,行業模式上,代理為主的局面已經不復存在,現在大屏行業更多主打的是自主品牌產品;市場環境方面,地方保護、不規范的競爭方式也已經日漸消失;國內市場的需求規模、國內自主品牌的實力,也在快速增長……
以上這些市場變化,可以看成是威創、GQY兩家企業成功上市,成為行業代表企業的產業基礎;是大屏行業龍頭企業真正“占據份額”上的龍頭地位的基礎。但是,這種集中化的市場趨勢,并不是大屏行業唯一的市場方向。
在傳統的、支持大屏行業呈市場分散狀態的因素逐漸弱化的背景下,也有一些新的、支持大屏行業呈分散化的因素的呈現出來。
第一, 新興的大屏技術,引導更多的廠商進入大屏行業。其中,最具特點的是液晶拼接產品。在近七年的時間內,液晶拼接市場高度火爆,同時大尺寸液晶商務顯示也已經突破了應用成本的瓶頸,開始快速普及。這為很多新的企業進入大屏市場創造了條件:這些企業包括,三星/LG等國際巨頭、國際巨頭的國內代理商和集成商、本土彩電企業、新興的商用和拼接顯示創業企業。這部分新興廠商構成了大屏市場企業數量增長的主體。
此外,在投影產品上,由于存在光源技術的進步和新光源可能產生的替代作用所預示的商機,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發展特點:例如,更多企業推出工程投影機產品,促進了工程大屏幕市場的發展;新光源、智能化和微型投影產品,引入了更多的投影品牌和創業者。類似的變化也出現在信號處理等大屏應用環節。包括為平板和LED配套的處理器產品、新興分布式處理器產品、數字告示播放機產品等都為大屏行業參與廠商數量的增長提供了市場空間。
第二, 除了技術的多樣性,造成了大屏市場分散化程度的增加外,新興應用市場的興起,也造成了大屏行業市場的分散化。這里所謂的新興市場,主要是指與傳統的指揮中心、邊緣融合、廣播電視行業等差別的數字告示和普及型安防應用。后兩者的主要特點是,不僅需要高附加值的產品,更需要大量廉價產品。而傳統大屏企業的市場基本集中在高附加值產品上,這就使得這些傳統優勢企業短期難以適應新興市場的崛起,新興市場必然會容納更多的行業參與者。
支撐以上觀點的典型事實是,傳統DLP拼接墻巨頭,多數在LCD拼接產品市場上“表現乏力”:因為LCD拼接產品大量的應用在廉價市場之中,這與DLP拼接墻自始至終的高端定位截然不同。
第三, 信息化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改變了行業的競爭外延。例如,安防企業進入拼接市場;視頻會議企業進入大屏顯示領域;智慧城市要求更多的異構系統能夠組網工作、超大型系統工程數量的增加;IT設備在標準視訊行業的應用……這些變化,使得一些其他信息或者視訊系統的行業企業開始進入大屏產品市場,同時加強了大屏企業橫向擴張的欲望,成為改變大屏行業結構的又一個重要力量。
以上這三方面的因素,至少在短期內都可以支撐大屏行業的從業企業數量“越來越多”,支持產業競爭格局的分散化和差異化,同時阻止少數企業形成壟斷性的競爭優勢,甚至為行業帶來“錯位競爭”。
但是,這些支撐大屏行業呈分散狀態的原因都具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出現時間都是近5-7年之內,都是一些嶄新的原因。同時,這些新原因大多數出現在新技術、新需求方面,可以看成是一些嶄新的“市場競爭領域”。那么,就會存在一個基本的常識推論:如果這些技術和市場不再被冠以“新”的頭銜,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市場競爭領域”走向成熟和完善,大屏市場的競爭格局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上一篇:把大屏顯示作為“創意”產業來做
下一篇:無